
您現在的位置:
主頁
> 健康講堂 >
科普文章
健康講堂
聯系我們
聯系電話:
0411-84211244,81880298
我們的位置:
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890號
慢性腎衰知多少
發布日期:2015-06-26 瀏覽:20107次
慢性腎衰知多少
張女士身體不適、乏力、間斷水腫已經一年多了,但自己一直沒當回事兒。近一個月來又連續出現惡心、不愛吃飯、尿少、心慌、氣短,顏面和雙下肢明顯水腫,面色蒼白,來院就診。檢查結果顯示,張女士患了慢性腎功能衰竭、尿毒癥,腎性貧血(重度貧血),腎性高血壓,需要做血液透析治療。而張女士一直認為自己患了胃腸病或是心臟病。因為對慢性腎臟病的認識不足,導致了延誤治療時機。我院泌尿內科劉興佳主任介紹,目前,我國患者對慢性腎臟?。–KD)的知曉率還非常低,如果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通過治療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降低蛋白尿、糾正貧血等措施,在慢性腎臟病的不同階段適時接受正確的治療,完全可以延緩疾病的進展和減少腎臟功能的損害、心血管并發癥及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總體死亡率。
●慢性腎衰癥狀最早表現在消化系統
由慢性腎功能衰竭所引起的消化道癥狀,早期常表現為食欲不振、厭食,接著出現惡心、嘔吐等癥狀;重癥者口中可有尿味,因口腔黏膜發生炎癥可見舌炎、口腔糜爛,炎癥也可累及食道;胃部常發生胃炎、多發性潰瘍、黏膜水腫,甚者可嘔血;結腸可出現腸壁潰瘍、出血、壞死、感染,臨床表現為便血。有些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出現消化道癥狀自認為是胃炎,不以為然,還有的患者以胃病就診于消化科,結果耽誤了腎臟病的治療。
劉興佳主任提示,如果病人出現貧血、面色萎黃、厭食、惡心、黑便,應立即到醫院接受全面的檢查,不要誤診及貽誤治療時機。
●高危人群要檢查 控制血壓要科學
防勝于治,劉興佳主任強調,預防慢性腎臟病首先要檢出易患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。老年人、某些特定人群(出生時低體重、某些高血壓、糖尿病的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較高;此外,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、有腎臟病家族史的個體以及急性腎臟病的個體發展為CKD的危險性也較大,均屬高危人群。在我國,某些感染如咽部、腸道、泌尿道、或乙肝病毒感染及長期使用某些腎毒性中藥、西藥者,也可能引起慢性腎臟病。
此外,要嚴格控制血壓,降壓藥物的選擇應到正規醫院接受醫生的指導,因為不是所有的降壓藥都有保護腎臟的作用,理想的降壓藥應該同時具備保護腎臟和心臟的作用。而某些降壓藥物有可能損傷肝腎功能,所以劉主任告誡患者,一定要接受正規醫院泌尿內科醫生的治療。此外,嚴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減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。腎功能衰竭的患者要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,并且要進食優質蛋白。如果已經發生了貧血,要及時糾正貧血,接受腎性貧血正確的藥物治療。
●尿毒癥患者不要拒絕透析治療
慢性腎臟病根據腎功能損傷程度共分5期,但是慢性腎臟病在患者中還沒有被引起足夠的重視,一方面患者就診過晚,另一方面就診后沒有在正規醫院治療,得不到系統的全面治療。
劉主任介紹,腎臟的基本功能是排泄代謝廢物和水分,當腎衰竭時,代謝廢物和水分潴留導致一系列癥狀和體征,危及患者生命。當慢性腎臟病發展至終末期腎衰竭時,出現尿毒癥癥狀,需要進行透析治療。適時進行透析治療,可以改善患者癥狀,提高患者生存質量、甚至能使患者充滿信心地回歸社會。反之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心血管等并發癥危及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