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疏松--骨科醫生面臨的挑戰
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日益增加,骨質疏松癥成為骨科醫生面臨的又一新的挑戰。
可能很多人會說:骨質疏松沒有什么大不了的,人上了年紀,難免會多少有點骨質疏松,吃點鈣片就行,有什么治療價值?其實不然,骨質疏松癥已經成為急需患者重視、醫生認真對待的一大嚴重問題。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統計:目前全球約有骨質疏松患者2億,占常見病第6位,4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患病率為12.4%。2009年美國因骨質疏松造成的骨折就達到150萬例,為心臟病發作、中風、乳腺癌等疾病發病率的4~8倍。在我國,骨科醫生在臨床上經常發現因骨質疏松造成的骨折。這一類病人往往是因為輕微的暴力就會造成骨折,而且骨折愈合緩慢。因此,深入研究骨質疏松的治療與預防成為骨科醫生很重要的課題。
骨質疏松骨折常見部位是脊柱椎體,髖部,腕部。其中脊柱骨折最為常見,約占總數的45%,髖部骨折占35%,但是髖部骨折致殘、致死率卻高達55%。
那么,怎樣才能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骨折呢?
一、了解骨質疏松癥的高危因素:
1. 年齡 據統計,年齡每增加10歲,危險性增加1.4~1.8倍。
2. 基因 維生素D受體等位基因研究表明:白人、東方人骨質疏松風險高于黑種人,女性 > 男性。
3. 酒精 因酒精抑制鈣與維生素D攝取,抑制VitD活化,因此具有對抗成骨細胞的作用。
4. 吸煙 吸煙會加速骨吸收。
5. 更年期提前 女性如停經早,易厭食,肺功能受限,加速雌激素的滅活和分解,同時抑制成骨細胞的作用。
6. 內分泌代謝疾病 患有此類疾病的病人服用大量皮質類固醇藥物,造成骨破壞增加。
7. 體育活動 眾所周知,缺少活動與負重(如宇航員)會造成骨量減少。
二、骨質疏松癥的應對策略:
只有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,才能積極改善骨質疏松狀態。這一應對策略可以總結為:
預測骨折風險 誰危險
眼科疾病治療 看清路
神經疾病治療 走得穩
環境設施改善 防跌倒
藥物預防骨折 摔不斷
綜上所述,預防骨質疏松絕非單純補鈣那么簡單。超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每年都應該進行骨密度檢查。對于骨密度異常的病人,除了常規給予鈣劑之外,還要補充活性維生素D。如果骨密度值繼續下降,可予抑制骨吸收同時促進骨形成藥物—雙膦酸鹽。同時治療眼科疾病,提高視力,給予加快神經反應藥物,如阿法迪3。在此基礎上,加強運動鍛煉,循序漸進,主動運動,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。 大連市第五人民醫院骨質疏松門診已經于今年5月份開診,每周一、周三上午由骨科專家出診?,F在可以進行骨密度、血鈣定量檢查,同時為骨質疏松患者提供咨詢及臨床用藥指導。
正常的骨結構
骨質疏松骨結構
版權所有:大連市第五人民醫院
電話:0411-84211244(24小時) 0411-81880298
投訴舉報電話:0411-81880136、0411-81880116
地址: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890號
技術支持:大連龍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
您是第遼公網安備 21020402000388號